彭揚凱
簡介
長期投入台灣都市與環境課題之研究、政策倡議及公眾教育推廣。自2010年來工作重點為居住議題,如實價登錄、不動產稅制、租屋市場等制度改革倡議,社會住宅法令政策與組織機制,以及若干居住權個案協助等。近期則著力合作住宅(co-housing)觀念引介及推廣,期對台灣既有住宅生產與消費面向,激盪新的價值及想像,探詢市場與國家之外另一種多元居住之選擇可能。
期待的理想居住環境及住宅樣貌
我大學及研究所學都與建築相關,但現在是在NGO團體工作,關注政府上位的住宅政策,尤其是可負擔住宅議題,這次很榮幸擔任評審。在台灣,住宅建築雖然案量最大,但因為法規、市場等條件,反而是設計上較受限制的類型,但在建築教育訓練上,住宅建築一直是最核心的議題,因為住宅的精神是反應其所處的時代,包括社會、經濟、文化與民眾的需求等,必須要與時俱變。
若要來談對台灣當代住宅建築期望,有幾個面向可納入觀察;第一是回應當代社會的結構改變,比如高齡化、少子化、小家庭等,有無引發新的住宅設計思考。第二是面對後疫情時代,以及資訊技術對生活的滲入,新世代對住宅也許有不同的想法,比如現在年輕人是由手機跟平板來接收資訊,再來外送服務便利,以及因資訊技術的發達「在宅工作」已是進行式,這對如客廳、餐廳乃至其它住宅空間屬性與型態將帶來何種改變,或藉此重新思考房地產的制式平面配置及空間動線,是否仍符合當下或未來的需求。第三是能否回應大眾多元的需求,因為集合住宅是大量同質性的生產,但新世代對生活更有主見,因此能否有彈性多元的另類可能,比如近年國外蓬勃發展的「合作住宅」(co-housing),就是一群對住宅有共同想法的朋友,一起集資買地、找建築師設計、找營造廠興建來自己居住。又比如「玖樓」團隊,雖然是仲介租賃房子,但經由設計將共住共享的概念放入,提供租房者更多的選擇。最後是住宅的生產能否回應當代的營建技術進展,如透過模組化等方式解決人工短缺,讓建築造價更可控,工期更快速,並能達到一定品質。
我期待在決選審查時,有作品回應這幾個命題,讓我們能藉此來延伸討論。
Education & Expertise
-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
-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
- 內政部住宅審議委員會會委員
- 桃園市住宅諮詢審議委員會委員
- 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