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浩修

邱浩修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學務長

簡介

專長為當代建築評論、參數設計與數位構築、虛實整合空間設計,過去幾年教學研究與設計實踐,致力於探索持續進化的當代數位技術,如何在全球與在地的社會文化與建築產業脈絡下,從概念到實踐挖掘出新的設計觀點、設計方法與應用理論。同時也關注當代建築的發展,嘗試以建築論述、策展與創作方式建構台灣在地性與世界建築思潮的積極對話與辯證的可能。曾任東海大學建築學系主任、台灣建築獎、遠東舊屋改造特別獎、台北老屋新生大獎等評審。

期待的理想居住環境及住宅樣貌

過去我曾擔任過幾次建築獎項的評審,瞭解每位評審在評選時都是從自身出發,我自己除長期在大學擔任教職外,也撰寫建築評論,因此本次擔任初選評審,我有先建構幾個基準來作為之後評選的出發點。首先「住宅」跟「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理想的住宅必須要滿足「家」的當代意義,並獲得大眾的認同,但這不容易從圖面上讀出,因此擔任初選評審必須要保持敏感度,不要被提供的圖像所誤導,這會是很大的挑戰。

若「家」的當代意義要被認同,有三個本質上的事情不會變,第一個就是要回應時代,而今日的住宅建築特性就是大量規格化的生產,以及嚴格的法規、市場限制、高密度的居住環境下,若建築師跟開發商一起合作,創造出有差異性的居住空間跟環境思維,比如新的群居公共性,或對環境友善共存的作法及能包容多樣的生活,為當代建立一個生活的原型。第二是適切關係的追求,也就是對「家」的認同,從住宅這個硬體中回歸居住的本質,重新思考天地神人、風光雨水的關係,讓人能在其間安身立命,這個包容性跟啟發性極為重要。最後是專業技術的突破,這可能是建築背景評審會去著重的地方,包括在空間處理、構造形式及在地性上有無超越性的探討,跳脫當下一般性作法的可能。

我期待看到不只是單純的住宅建築,而是能對居住概念再思辯,尤其今日因疫情爆發大家都被迫關在家裡,若住宅能讓人放鬆不壓迫到精神,還能聚精會神創造,其實也就是一個好住宅了。

Education & Expertise

  •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學士
  • 哈佛大學設計學院設計碩士、博士
  • 哈佛大學設計資訊中心設計研究員
  •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主任
  • 木之家的種子協會理事長

其他初選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