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 12 月 13 日
由於北科大藝文中心展場的空間不大,以及本次籌備展覽的時間並不充裕,因此王增榮的策展理念,是要突顯廖偉立建築師的創作特質,「能將不同層次的事情混雜在一起融合處理」,並採用建築模型、圖板及手繪稿等方式來呈現。為能夠在有限的場域中讓參觀者能認識廖偉立的建築理念及其發展脈絡,聚焦於三條主要軸線,分別是「教會空間」、「橋」、「美術館/展覽館」,並於展場入口及結束處,放置兩件在其創作生涯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分別是東眼山公廁,以及高雄氣爆紀念裝置競圖作品。
- 2020.3.10
- 東海大學建築系系館
- 受訪:邱浩修、劉克峰
- 採訪:王進坤
- 攝影:吳宜晏
請劉克峰老師談談對實構築的看法?
劉克峰:
2009第一屆與2010第二屆實構築展,皆由羅時瑋老師擔任策展人,第二屆委任我擔任展場設計,因此東海建築系與實構築的關係一直很密切。在實構築發起人廖明彬(清水建築工坊主持人,以下簡稱廖董)心中,將事情做好是最重要的,因只要做好就不會有後面衍生的問題,因此把房子蓋好是實構築最基本的態度。本屆策展初始,我提出「混血」的概念,舉作品「鴻根雅筑」為例,其營造廠擊壤營造是黃明威建築師成立的,這代表建築師願意跳下來把事情做好。而廖董現在除營造也開始涉入設計,從後面往前做,來涵蓋所有層面,因此混血是這時代的特質。
現在許多建築師開始講究構造,這必須跟營造廠合作才能達成。實構築的定義是三方(業主、建築師、營造廠)緊密合作,這三個圓是交集而非分開的,因為只要有一個沒跟上,就無法做出好建築,而營造是最後關鍵的一步。台灣設計師面臨的困境是設計時,常不知道會由誰來營造,無法掌握營造廠的施工水準,導致成功率很低。
與優良營造廠合作的好處在哪?「混血」是台灣為解決問題而出現的特殊情況,還是全球建築發展的趨勢?
劉克峰:
這並非全球發展的趨勢,是為解決問題而出現的方法,比如楊秀川(楓川秀雅建築室內研究室主持人)就勸說長期配合做室內的木工,改做建築模板工,因模板做到精細時,放樣跟精準度與室內是一樣的。好師傅不願做建築,很大的原因是要風吹雨打,比室內辛苦許多,故要找合適的師傅或營造廠,常被迫要自己主動去培養。
與好營造廠合作能把細部發展更好,簡單說建築師的細部只能做一半(紙上),須到現場才能做另一半,若營造廠說這不行,建築師的細部就會倒退,只能簡化甚至無法做,一來一往相差很大。
業主、建築師、營造廠必須要交集在一起,那要做到什麼程度才會交集到?
劉克峰:
首先業主要有心,這不只是預算要充裕,舉丁尺建築的作品「大和頓物所」為例,雖然預算不高(約六百三十萬),但業主信任建築師的決定,建築師也認真把每件事情執行到位,因此完成後可看到新舊材料怎麼接合、怎麼處理斷水等的組合關係,而能落實是仰賴營造大禾工程的現場執行。王銘顯建築師的作品「鴻根雅筑」也是,舊建築只剩立面那道牆,業主授權建築師從法規、文資等面向去長出新空間,在有限的預算(一千五百萬)中,他用最小的動作得到最大的效果,成功主因在於王銘顯經驗豐富,分寸掌握很好,並從頭貫徹到尾。
黃明威建築師贏得「嘉義市立美術館增改建工程」競圖後,認真的處理空間中新舊材料跟工法間混構的關係,比同類型公共建築案做了更多事情。嶼山工房近年在新竹的一系列實踐,很難想像若換別的團隊是否還能執行到如此透徹。而這都是因為建築師的意志夠堅定,才讓業主及營造廠願意配合共同完成。此次收錄多件位於新竹市的公共工程,就是因近年新竹市政府盡責的扮演好業主角色,市長林智堅每週親自主持會議,遇到問題馬上解決,解決過往公部門效率不佳的問題。要做好建築說來簡單,但建築師從取得案子、完成設計、發包給營造廠,到開始建造,過程中每個問題他都必須克服,要奮鬥到最後才可能有好結果,非常的耗心力。
至於營造廠的角色,舉洪育成(考工記工程顧問主持人)的作品「台南仁德李公館」為例,此次採用CLT(Cross-Laminated Timber,又名為縱橫多層次實木結構積材)是屬於新的建造工法,加上木構造在台灣不普及,造價相對高許多,但業主信任他,願意找專注木構造的德豐木業擔任營造,才能在有健全的工班下進行施工,使工地現場乾淨且組裝精度高。
構造詩主題的由來?原架構「混血的詩意」中,指出詩意包含構造與空間、構造與混血、構造與新舊等主題,其涵義是什麼?
劉克峰:
因「混血」太像是身分,無法延伸談技術跟藝術,所以才改為「構造詩」。這次展出的作品兼顧以下五種特質:一是具有公共性,只要人能到建築裡就具有公共性,好建築就是國民美學教育的優良示範。二是要有文化內涵,透過構築的表現,能在哲學意義上討論「住居存在」的概念,建築在地方存在久後,也會成為地區文化的一部分。三是一組材料詩,因建築瑣碎的事相當多,但透過處理細節、造型組合、肌理等,是能達到美學高度,這過程如同書寫的編造是與詩一般。四是要有混血精神,是多重身分的疊合。五是技術與藝術的雙重意義,好建築不會只解決機能,還必須兼顧美觀,而其成因是架構在正確的構築跟施工邏輯上,所以技術跟藝術是相輔相成。
舉「嘉義市立美術館增改建工程」為例,前身是建於1938年的嘉義支局廳舍,因身分改變(構造與混血),原空間不符合新的使用需求而必須進行改建,為此黃明威建築師在補強及增加結構的同時擴張空間(構造與空間),為解決老房子結構的載重問題,用鋼構、CLT來減輕重量,並增加外牆包覆(構造與新舊),同時兼顧了三個主題。而使用超過30年的屏東圖書館,也因不符合今日需求而進行改造,張瑪龍及陳玉霖兩位建築師在原本的結構上,將其內外部及出入口方向進行修改,在拉皮外還新增加空間,其複雜程度也不低。
材料的混合,則可舉九典聯合建築的作品「豐泰文教綠園區」說明,使用需求是工廠跟教室,九典採用乾式磚造,背立面則用金屬拉網,在材料上九典做許多嘗試,來反應建築兼顧基金會、工廠、表演廳及農民推廣教育等多重身分的狀態。
邱浩修:
實構築展的挑選範圍是兩年內的建築案,所以首先要掌握有多少建築案,再由策展人提出的論述從中挑選作品。劉老師的論述「構造詩」,與前幾屆策展人的不同之處,是採多面向的角度,不是找把純粹性做到完整的作品,而是把當下對構築有看法,並嘗試推到極致的作品都邀請進來。多面向與單一面向有各自的價值,此次刻意展現不同世代詮釋各自對構築的理解,如何應用在身分、新舊、材料、基地等混雜的狀態中。
劉克峰:
透過這次策展,發現年輕建築師在構造的掌握,與營造廠的關係及業主的溝通上,整體比前一個世代好,也反應世代正在交替。
本次展出的21件作品中,8件是政府公共建築案,6件是住宅案,數量上公共建築似有些少,住宅案則有增多,請談談挑選的過程?
邱浩修:
公共建築少的關鍵的原因,是許多優秀的建築師退出公共建築競圖,或最後完成結果不盡人意。
劉克峰:
這幾年公共建築確實不好挑,我觀察目前好建築師只參加兩個地方政府的比圖,分別是基隆市跟新竹市。在台灣做公共工程案,建築師往往要奉獻到很高的程度,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而時間只要一長就是虧錢,若能蓋出好作品就算了,往往公共工程案的營造水準又不佳,當花這麼長時間卻蓋不出好建築時,為何要去參加呢?而公共性也不只存在政府的公共工程中,本次挑選的部分私人建築也具有公共性,比如教會、大和頓悟所、豐泰文教綠園區等都是。
那居住類型的作品占比頗高,有特殊的涵義嗎?或反應當代台灣構築發展的情況?
劉克峰:
沒有特別要突顯住宅類型,因建築師本身也有專攻的方向,比如洪育成、黃介二兩位的作品就多是住宅。不過住宅的面積小,設計密度及營造品質的要求都高,工期也不短,因此設計住宅其實不賺錢,要做好也不容易。
邱浩修:
我正面的看待這個情況,在日本單棟住宅是建築師表現的重要舞台,也是跟世界宣告日本建築特色的重要類型,因此台灣開始往這方向邁進,透過住宅建築面向大眾,當每個人都對自己住宅有期待時,不但能提升居住品質,透過好住宅的組成也具有公共性。
劉老師在2016年時擔任三棲故事「讀/獨宅」(談中國大陸、香港、台灣三地住宅議題,主策展人為李亮聰)的台灣策展人時,當時的住宅面貌,跟今日有不同嗎?
劉克峰:
「讀/獨宅」是香港中文大學找東海大學合作,也是我與邱浩修老師負責。當時參展的中國跟香港作品,呈現出非常乾淨的現代西方潮流,尤其是香港,因為獨棟小住宅的業主都是非常有錢的富商,生活層級跟台灣完全不同。我理想中的台灣住宅樣貌是黃聲遠的「三星張宅」及葉熾仁的「Naked Cabin」,是如同從台灣土地長出來一般,所以我用此來與香港及中國對話。當時台灣的建築師已開始重視在地性,很自然就會處理地域議題,所以沒有刻意當標準來挑作品,但實構築展本身的面相較多,不只談文化上的差異,更要展現構築上的激進、實驗及前衛性。
比如黃介二的「寶山陳宅」,已開始擺脫田中央的系統,自然的去處理跟業主、地形、基地的關係,最後完成的樣態很有機,建材上雖仍延續田中央系統的材料,如抿石子、紅磚、木頭及鐵件等,但不同的是他將材料混構在一起,讓材料與環境相對應,走出自己的風格。
劉老師自第二屆起就參與實構築至今,這十年來感到最明顯的變化是什麼?
劉克峰:
以前實構築展會進行材料的分類,分為RC類、木構類、金屬類等,所以展示物也會分成這三類,比如洪育成做木構、廖偉立做RC、黃明威做金屬,但這幾年清水模開始普遍,幾乎每個案子都有清水模,也就不會有清水模RC的分類,而是混合在一起。舉曾泊銘建築師的作品「歷史建築將軍村」為例,在這具有文資身分的房子改建中,他運用了清水模、耐候鋼、木桁架等不同工法,代表今日材料本身的開放性跟精細度,已開始普遍化。只花十年的時間,在構築上的進步如此大,已不需做材料的分類,是我感受最大的變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