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年 8 月 10 日
- 評審訪談
我對住宅的要求與期待,就是自然環境的串聯(自然通風採光、水與綠的可視可及性等),還要能個別基地共好,成就整體都市環境品質,回應氣候變遷挑戰。
- 訪談時間:2021年8月10日
- 受訪者:蘇瑛敏/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教授兼設計學院副院長
- 採訪暨撰文:王進坤/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秘書長
- 逐字稿整理:陳葳庭
過往的居住經驗
住在北投高層集合住宅的蘇瑛敏教授,重視居住空間與環境的連結,過去長期透過租屋的方式體驗過各種類型的住宅,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住在花蓮吉安鄉旁的透天厝。房子本身並不特別但因正對著海岸山脈,四周都是稻田,小孩下課就是赤腳走在田埂路玩耍,吃的食物來自周邊農田耕種的作物,有時也會幫忙農民採收,生活體驗非常好。但這並非蘇老師第一次與自然為伍,小時她住在台北八德路跟基隆路鐵道邊的磚瓦房,叔叔爺爺奶奶都住在一起,後院種植許多農作物並養了許多動物,還有條小溪流過,當時一家七口是睡在磚瓦房內的一間房裡,直到她們長大實在住不下才搬離,但也因這樣的生活經驗,家人感情非常緊密。姊妹住處是圍著爸媽家附近能互相照顧,以前仰賴爸媽幫忙照顧小孩,現在則換成他們照顧長輩。
以前大家庭住宅成員間無法重視隱私,空間也都兼顧多用途,如飯桌兼當書桌等,但現在下一代很重視隱私跟獨立,每個人的居住樓板面積變大,也更重視居住品質。今日小家庭生活型態及社經環境的改變,新型態的三代同堂是同鄰不同房,家人彼此保有獨立的生活空間,但又能很快聚集在一起。
台灣都市規劃的困境
都市環境的關係就如同figure-ground(圖底理論),建築基地內外虛實空間都應良好串聯整合才能形塑好的生活空間。建築師在意的是基地內,著重造型跟基地配置,但都市規劃者是往外,在意的是公共場所跟開放空間如何友善串連讓公眾使用。其實都市計畫及都市設計跟建築設計的關係緊密且互相影響,因每塊基地的大小跟對應的建築法規,是在上位計劃就被決定,若制定者缺乏整體環境規畫概念跟遠見,導致土地分區跟土地切割不合理,建築師很難做出好設計。開發商跟建築師也應將目光擴展到外部環境,現今都市熱島效應日益明顯,都市嚴重缺乏水與綠及風土,應更珍惜並積極回應在地的氣候環境。若每個基地重視外部自然環境及與周邊鄰地開放空間的整合串聯,不只對行人及視覺景觀友善,更能成就整體都市環境的品質。這也是都市設計審議的目標及重點。
話鋒一轉她指出台灣生活屬於住商混合,不適用美國嚴格的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導致分區管制名不符實,商業區要蓋住宅,住宅區要開店,工業區也要蓋住宅,農業區要蓋工廠非常混亂,再加上台灣沒有有效的建築跟都市計畫管理,不論建築是否違規違章,卻仍能請到水電也可繳稅,導致民眾以為有繳稅所以合法,政府往往拖到最後不可收拾才再補破網,又沒有魄力執行拆除,常採就地合法的方式,不但破壞制度跟環境也對奉公守法的人不公平。
應建立住宅管理維護計畫
談及住宅更新時,她感嘆當時政府制定都市更新條例時,原是由政府來劃定更新地區,為增加誘因而設有容積獎勵,但卻沒擋住民代力量,開放民眾也能自行劃設更新地區,並享一樣的容積獎勵。導致多是大安區、中正區這種高房價建物品質不差的地段在都更,而政府劃定的更新地區,卻因房價低、交通不佳、產權複雜,沒有建商願意進去整合,與原設置的美意早已背道而馳。
她強調所有新建或整建的住宅都應依據建築生命週期建立完善的住宅管理維護計畫,就如同買車後會定期保養一般。一棟RC結構的建築約有六十至八十年的壽命,但裡面的機電設備、管線及外牆防水等壽命卻沒這麼長,但只要定期檢測跟維修,依然能美觀舒適,因此應在既有的「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加入管理維護計畫,增列細項並成立專款專用長期修繕的基金,藉此讓大眾開始重視自己住宅的管理維護。她回想過往居住的經驗,最重要的就是管理,良好有共識的管理能促進鄰里關係來往,維持公共空間的品質及建築安全,讓人居住的更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