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選審查會議紀錄─第八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

審查會議紀錄
主辦單位參與人員
初選主席
初選評審
蘇瑛敏:

本屆共有170件作品參加,單棟住宅(A)含其他(C)共58件,集合住宅(B1+B2+B3)為112件。主辦單位整理過去歷屆入圍第一階段決選的作品數量兩類合計約在40至50件作品間,也就是大約在1/3到1/4之間,但並不需要依照比例平均分配,而是依照作品本身的強度來決定。由於作品非常多,我建議先進行投票再依照結果進行討論。初選的主要工作是第一輪的篩選,盡量讓多元的樣貌得以呈現,並確保入圍決選的品質。我們先進行單棟住宅類加其他類的審查,第一輪每位評審最多二十票,若過半數超過三票即入圍決選審查,兩票以下我們再討論是否入圍。

黃介二:

在審查作品時,有發現幾件作品應尚未完工,可能要討論一下這部分入圍決選審查的門檻?另一個是若作為旅館或民宿使用的作品,是否應納入審查?

王進坤:

由於徵件辦法中都有請對方提供使用執照,也有跟參賽者聯繫詢問,有些表示已接近完工,並表示三月份現勘前是可以完工的,故納入審查作品中。若是作為民宿或旅館使用,因為不是長期居住,就請不要納入投票範圍內。

蘇瑛敏:

也就是說我們是就書面資料,來看這個案子是否具備潛力,值得推薦進決選階段評審討論,並到現場進行勘查。

單棟住宅及其他類投票結果

三票以上的作品總共有16件。 二票則有8件。

蘇瑛敏:

三票以上目前已選出十六件,由於已經過半我建議直接入圍決選階段,兩票作品則等集合住宅類第一輪投票結果出爐,看過半數有幾件,再將兩類放在一起進行討論跟投票,看要再增加幾件入圍決選。集合住宅類由於件數多,先依照比例,請每位評審一人最多三十票,進行投票。

集合住宅類投票結果

三票以上作品合共19件:
B1-低層集合住宅(五層以下)─5件
B2-中層集合住宅(六至十五層)─11件
B3-高層集合住宅(十六層以上)─3件

蘇瑛敏:

第一輪投票結果單棟住宅及集合住宅兩類過半數的作品,合計35件,離歷屆入圍決選的件數,還有相當大的空間,是否就先由單棟住宅及其他類別進行討論,針對未過半的作品進行討論。

邱浩修:

我推薦「A39漂浮之屋」,因為這件作品是比較不同的類型,選擇以貨櫃屋的方式,切入的觀點也與別人不同,是運用臨時性的貨櫃來做為永久的建築,近年運用貨櫃作為建築空間的案子越來越多,因此我覺得作為一種獨特的類型,應該讓它入圍決選,提供給決選評審來討論。

蘇瑛敏:

我也正想推薦「A39漂浮之屋」,他們提出的構想,相對於習以為常的住宅類型很不同,雖然其使用的建材是我們長年在使用的,但相比過去作品提供一些多樣性。再來,對基地及既有環境的處理方式也非常不同,覺得可以讓決選評審看到這樣的嘗試。

黃介二:

「漂浮之屋」的基地上有舊的磚造建築,是可以好好處理新舊之間的關係,但現在的做法也許不是很適當,雖然保留了舊建築的外牆,但是直接將新建築放在上面。現在已有許多團隊使用貨櫃或鐵皮的材料,但設計上使用的態度或觀點,應該需要更多的討論。

董育綸:

住宅獎已經成立七屆,在台灣的住宅建築界已經有相當的分量跟影響力,因此也肩負推動正向的教育工作,站在社會責任入圍決選的作品必須具適法性,從目前的資料來看,漂浮之屋採用貨櫃屋為主體,貨櫃只要有開口就需要進行結構補強,但從現有資料很難判斷其結構是否安全,而這個補強的成本非常高,因此雖然此案具有創意,但在這個不確定下,我沒有投票給它。

戴嘉惠:

我的意見與介二相近,認為應該會有更好的新舊建築關係的處理方式,且基地面積也還充裕,將貨櫃堆疊在舊建築之上的必要性較缺乏說明,因此沒有投給他。

黃介二:

接續董建築師的提醒,我也在思考入圍決選審查代表的意義?以及需要多樣性嗎?住宅獎對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單位跟業主有很大的鼓勵和肯定,也會造成輿論而對社會有所影響,確實需要很小心。

蘇瑛敏:

接下來針對獲得兩票以上的作品進行討論,請有投票的評審為這個作品拉票,若獲得原本未投票的評審同意,那就入圍決選審查。

戴嘉惠:

「A-015 VILLA CHEN」是一個老屋改造,整體完成度蠻高的,因此我投了一票。

邱浩修:

我可以補一票,因為重新看資料,對於新舊之間關係的處理上,做了很多努力,讓兩者的差異很有感,而且也應該讓舊屋改造的類型進到決選審查中。

蘇英敏:

「VILLA CHEN」獲得邱老師一票,入圍決選。接著是「A-025家+庭─獨棟住宅打造的現代家族三合院」。

戴嘉惠:

我喜歡這個案子的平面配置,確實回應了澎湖的氣候環境,因此有投給他,但在量體的處理及顏色的選用覺得有點太豐富了。

蘇英敏:

這個案子的基地是有點三角形的,左右兩戶中間夾了一個中庭,把空間打開並且互相串連,是蠻有趣的一個設計,我很喜歡推薦給大家。

黃介二:

這個案子坐落在澎湖,氣候上應該考慮海風的課題,建築師在建築上利用空間創造了孔隙,也解決了兩棟之間視覺上的隱私,這可能是一個不錯的對應方式;再來是虛空間跟實空間的關係也處理得不錯,加上報告書中有提及家人的關係,讓既有的父母房子跟新建的姊弟住宅藉虛空間來串連,然後把孝親房放在三棟建築的中間,大家可以互相關照得到彼此,是很有意思很細膩的配置。

蘇英敏:

「家+庭─獨棟住宅打造的現代家族三合院」也入圍決選審查。接下來是「A-031壯圍宅」。

戴嘉惠:

我願意補一票,因為這件作品運用材料的方式給人耳目一新,是很現代的使用方式,而且室內空間的品質也相當不錯。

蘇英敏:

「壯圍宅」也入圍決選審查。

邱浩修:

「A-051寨子房」這件作品,我原本有投票,但我重新檢視新建築與舊建築之間的關係,雖然看得出有試圖透過材料來進行對話,但也僅停留在材料上,若把材料拿掉這個對話就變得普通。

黃介二:

我沒有投這件作品的原因是其尺度跟環境周圍的關係,應該還有機會可以處理得更好。

蘇瑛敏:

經第二輪對兩票作品討論後,有三件作品獲得過半數票入圍決選,加上原本第一輪過半數的十六件作品,總共十九件作品入圍本屆決選。

黃介二:

雖然編號「C-001 58號住宅」已經過半數入圍決選,但這件作品是一件室內裝修案,雖然我個人蠻喜歡他們的嘗試,因此有投票給這件,但這不是一棟建築案,若本屆開了先例之後可能會很多室內裝修的作品來投住宅獎。

邱浩修:

在徵件辦法中有設一項其他類,是提供給參賽者自行決定,當其作品不屬於單棟或集合住宅的類型時,提供一個選項給參賽者決定。因為有設這個選項就應該尊重,而且這件作品確實做得不錯,建議應讓它入圍決選。另外,為求慎重是否將得到三票的作品也重新確認一次。

蘇瑛敏:

我同意重新看一遍三票以上的作品。但由於件數多,是否就針對個案提出來討論?我對於「A-010田田傢」有點遲疑,這件作品完工了嗎?

董育綸:

我是對「A-011風月之屋」有疑問,「田田傢」應是位於農地上的合法農舍,雖然有點在灰色地帶,但建築設計及構造方式具有潛力,站在鼓勵的方向我覺得入圍決選沒問題。但「風月之屋」若依照其基地配置圖來看,與旁邊的四合院建築距離很近,似乎沒有達到法規規範的防火間隔,從書面資料上也未看到申請使用防火建材,因此對這部分就比較保留。

黃介二:

我沒有投這件作品跟適法性無關,而是不確定這個空間的功能是否作為長居使用,感覺上比較是短期招待所或是臨時居所,跟住宅獎的意圖有點不符合,因此沒有投。不過檢視書面資料確實有提供使用執照號碼,應該就是合法的。

邱浩修:

「田田傢」據我所知,應已經接近完工。至於「風月之屋」我有去過現場,可以看作為古蹟建築的附屬設施屋,用一種比較奇異的造型來跟四合院做對話,是一個滿有趣的配置方式。

戴嘉惠:

「風月之屋」以造型和紅銅材料處理與舊建築的關係,是滿有意思的,若取得了使用執照,可以鼓勵入圍決選。

經過討論後,本屆單棟住宅類入圍決選審查的作品為19件。

編號
作品名稱
地點
設計單位
業主名稱
小計
評審補票
決選入圍
A-001
中壢何宅
桃園
馮文志建築師事務所
何小姐
4
入圍
A-002
埕宅
台南
丁尺建築師事務所
陳先生
1
蘇瑛敏:

接下來我們進行集合住宅類的討論,針對兩票的作品進行討論,B1低層集合住宅並未有獲得兩票作品,B3中層集合住宅則有四件,B3高層集合住宅則有三件,我們是否就針對這七件作品進行討論?

邱浩修:

我對大尺郭旭原建築師的作品較為瞭解,主要是做台北豪宅類型的建案,在這個層級的住宅建築師的設計受限較多,但郭旭原一直很用心在處理與都市面的關係,在立面很薄的這層去形塑較為友善的形象。「B2-012首泰三悉─磊若」也是如此,就是維持一貫的品質,在單元跟單元、量體跟量體之間做較純熟的整合,但極限也就只到這裡,相較起來,已入圍決選的「B2-006璞園貴象」發揮得更好。

蘇瑛敏:

接下來是「B2-024臺北市大龍市場及社區重建工程」。

黃介二:

重新確認資料,我投一票支持它入圍決選。

蘇瑛敏:

接著是「B2-042臺中市社會住宅豐原安康段」。

戴嘉惠:

這件作品我願意給它一票。

蘇瑛敏:

B2-043若沒有委員要為它拉票就剔除了。接下來進入B3類。

邱浩修:

「B3-004陸府植森」是跟著臺中市政府推動都市綠化政策的作品,因此很認真在規劃室外自然景觀,並且在建築設計上藉景觀來串連室內跟是室外,雖然並未有太過突出的創新,也是因政府獎勵政策而積極引入綠意,但還是值得鼓勵陸府建設願意將綠意引入高層集合住宅類型中。

蘇瑛敏:

確實,環境永續是當下應該關注的議題,因此我附議讓「陸府植森」入圍決選審查。我也想為「B3-015桃園市政府中路二號社會住宅」拉票,我參觀過這棟社會住宅,建築師很認真在處理節能減碳的議題,包括使用的建材、設備等,而且上層社會住宅與下層公共空間的關係也處理得很不錯。

戴嘉惠:

我也同意環境友善跟綠建築是必須重視的議題,我願意投一票讓其入圍決選審查。

董育綸:

「B3-035琢白」的造型在台灣高層集合的豪宅裡相當少見,立面設計成熟簡潔,沒有奢華的裝飾物,我認為這在台北豪宅系統中開創了新的多樣性。

黃介二:

我也同意,決定給「琢白」一票入圍決選。

經過討論後,本屆集合住宅類入圍決選審查的作品為二十四件。

蘇瑛敏:

第一輪集合住宅是十九件作品獲得過半票數入圍決選,經第二輪針對兩票作品討論後,增加五件作品,因此集合住宅類共有二十四件作品入圍決選階段。連同單棟住宅的十九件作品,本屆入圍決選審查的作品共有四十三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