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都市變為小群體的集合時,新的公共性將是什麼?

當人把專注力都放在螢幕上時,如何讓家人還能凝聚在一起,不要只關在各自房裡,是建築師現在就該開始思考的。

過往的居住經驗

出生於嘉義的邱浩修,成長於台灣在地常見的「透天厝」住宅中,是一種站在土地上頂著天空的建築,住在裡面能清晰感受環境的變化,形塑了他對環境、家人、鄰里關係的價值,也是他心中台灣理想的居住空間。被問及住宅如何跟時代連結時,他舉兒時的經驗說明:「當時台灣正經歷產業轉型,父母在家中一樓開設工廠製作招牌,將生活跟生產綁在一起。記憶中的父母起床就是工作,下工就是睡覺,工人們在家與工廠之間自在遊走,生活與生產間沒有清楚邊界。但隨著工作型態的改變,人已經更重視生活品質,這類干擾但充滿活力的「家工廠」居住形式已漸式微。」

談到居住空間與使用者的關係,他表示:「在美國求學及工作七年就搬了六次家,是因從單身到成家,再到孩子出生,為找尋合適的居住空間及環境而造成。」尤其是當孩子出生後,從考量機能跟價格上轉為注重環境教育,決定由都市搬到郊區有庭院的獨棟住宅,讓小孩能接觸更多的自然,生活也有更多的彈性。回國後在東海大學擔任教職,由於高密度的都市生活,以及想在人生這階段換個角度看都市的風景,暫居22層樓高的高層集合住宅。至於未來,他直說與每位建築人大概都有相同夢想,希望能買塊地自己設計建造。

學界與業界如何接軌

住宅是最重要的建築類型,一是需求量最大,建築人基本上都會碰到住宅業務;二是住宅為建築的基本類型,早在建築概念出現前就存在,應是唯一不會消失或取代的建築類型,因此一直是建築教育中最重要的議題,他表示:『藉操作住宅設計達到三方面的訓練:一是空間技術性的練習;二是刺激思考如何生活;最後則是探索空間的精神性。』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建築業界跟學界的落差一直存在,邱浩修指出若要彌平其實簡單,就是照業界的現況規劃課程即可,但大學並非職業訓練所,需肩負社會責任及理想性,與其將學生訓練成業界好員工,應是讓學界扮演業界成長的推手,彼此充分合作,依真實問題由學界進行研發,業界再將其落實到設計案中。並舉建築法規為例,若規範被訂的不符合現況時,就委由學校進行研究與設計可能研發,再透過研究結果與政府溝通,檢討法規是否該被調整。他強調:「由學界帶領建築的可能性、政策、法規的檢討,才能讓建築前進。」

台灣住宅政策與國外的差異

邱浩修舉荷蘭跟奧地利兩國為例,最大差異在於政府扮演的角色,在台灣是交給參加競圖的建築師做所有的規劃跟設計,政府只做監督。但奧地利政府本身就是規劃者,是帶著國民去營造對公共性的想像,將實驗性放入住宅裡,用住宅引導社會的進化。且兩國政府都設有專責單位,民間也有半官方組織,彼此合作來推行政策跟修改法規,在出租價格、空間配置等,也都依民間的需求來擬定,因而進化的很快。

他並表示:「兩國的社會住宅占全國住宅比例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以上,反觀台灣是交由開發商主導,難逃以銷售利潤為最大目的,也讓與生活最貼近的住宅,成為彰顯自身品味的商品。」

住宅建築的未來趨勢
今日因數位科技的成熟,加上COVID-19疫情,大眾的生活模式正在改變,邱浩修指出視訊軟體已消彌距離的限制,已有從大家庭轉為小群體的居住趨勢,家人不需居住在同一空間內,仍可保有緊密的聯繫。他並分析:「當都市轉為由個人或小群體的集合時,公共性會變成怎樣?將是重要的課題。」另外,消費模式也正在改變,實體店面逐漸被線上購物取代,但實體空間仍存在,該轉為什麼用途也須預先思考。
邱浩修指出當住宅的使用者,把專注力都放在螢幕上時,如何讓家人還能凝聚在一起互動,不要只關在各自房裡,是建築師現在就該開始思考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