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自己的延伸,是建立在對自身的瞭解之上

我們應建立屬於台灣的建築美學,樹立典範讓大家注意而開始重視

過往的居住經驗

因父親考量母親罹患心臟病,為避免錯過急救的黃金時間,讓成英姝從出生到現在都只住過一樓,除安全外因為有院子,讓空間較為寬敞,但壞處則是採光較差,也比較吵雜。現在的她有兩個家,分別是父母留下的新店老家以及與妹妹合購的木柵自宅。在搬到新店前,也曾住過不少地方,其中位於板橋有院子魚池的獨棟兩層公寓,是其中印象較為深刻的,由於父親畫國畫在院子飼養孔雀、錦雞等動物,魚池也養了多隻鯉魚,是舒適的生活環境。而住一樓最令她難忘的經驗是淹水,有好幾次淹到腰部以上,街道變成河道,各家各戶養的魚都游出來,水退之後院子魚池的魚也換了一批。

成年後,她與妹妹覺得該搬出父母家獨立,那時妹妹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房屋銷售的廣告,就直覺認定是這,拉著全家一起前往木柵,前屋主為賣房子重新裝潢,改造成偏美式風格,廚房是採開放式,室內運用透明玻璃牆來讓空間通透,對外則是用落地窗讓光線灑入,讓全家人都喜歡因而買下居住至今。相信建築是人延伸的她,不解為何放眼望去台灣的房子跟室內格局幾乎都一樣,而只能挑選地點跟價位,每個人明明都不同,卻被迫要住在相同的格局裡,也讓她一直想買塊地蓋自己裡想的住宅。

理想的生活環境?

成英姝表示她最重視的是自然環境,木柵的自宅位在山邊,能透過樹木、蟲鳴、花香感受四季的變化,而這也是她無法搬到都市的最大原因。而喜歡不按牌裡出牌建築的她,曾在土耳其住過洞窟裡的飯店,表示每間客房的格局都不一樣,好似由工人隨興的開鑿而變成房間、浴室,再透過穴道串聯在一起,動線跟格局都給人驚喜,是毫無章法,但又渾然天成。

由於天生反骨,越被限制不能做這做那時,反會激起她特別想做,因此當COVID-19疫情爆發,政府建議大家待在家裡少出門較安全時,在確定不會接觸跟影響他人下,反而是天天出門往山上跟河邊跑,躲藏在沒有人經過的樹叢裡,躺在草地上與自然為伍,因這樣才能讓她感到安心。但疫情趨緩不再限制後,她反而沒了興趣,不再勤快的上山。這個經驗也讓她瞭解安全不僅只在身體上,人的心靈也需要安全的歸屬感,待在家雖然身體安全,但心靈卻是焦慮跟恐慌的。

近年成英姝接連遭遇親友逝世,既然家是自己的延伸,那該如何面對親人留下的物品及空間,她自陳還未準備好去面對,因為困難的不是物品,而是能否釐清知曉哪些對自己是有意義跟幫助,那些則是能被割捨的,在想清楚前她不會貿然去處理,但這並不容易可能永遠都搞不清楚,但也很可能突然有一棟理想的房子或土地出現,讓她瞬間就下決心。

樹立典範

身邊有不少建築師朋友的她,談及對建築師的觀察,覺得他們有趣但也壓抑,每一位都有自己的美學跟偏好,但這個職業的工作卻是為別人打造夢想的空間,一方面必須配合業主的需求,一方面還要把自己的美學放進去,直說建築師與業主的關係太有趣太有挑戰性。她並鼓勵建築師應該要堅持做認為對的事情,因為台灣應該建立屬於自己的建築美學,而不是重複抄襲日本或國際潮流,當能樹立屬於台灣建築的標竿,將會帶動整體生活文化的提升,而且分眾的時代已經到來,更多元的需求將會逐步被看見跟尊重,若建設公司還是留著舊時代的思維觀念,將跟不上社會潮流,而逐漸被淘汰。

並指出建築是一門專業,此次以使用者的角色擔任評審,她會將自己對空間的感受跟疑惑提出來與建築背景的評審交流,因為每個空間的成因,背後一定有各種考量跟取捨,比如為何在這開窗?室內格局安排,公共空間及社區動線等等,她相信透過這次擔任評審與建築專業者的討論,將對她跟大眾都有很大的幫助,讓建築更為平易近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